放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若想真正实现飞速健康发展,离不开系统且完善的人才储备,而打造人才储备的关键是院校。
西安思源学院土建类专业群遵循OBE(成果导向教育)教育理念,紧扣新工科背景下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对新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充分利用先进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基于BIM技术的“两平台、多融合、三递进”的建筑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两平台指基于“BIM工程训练中心+BIM名师工作室”两大平台;多融合指“BIM+课程”“课内+课外”“BIM+创新创业”“项目服务+双导师培养”的多融合培养机制;三递进指“BIM建模能力、BIM模型应用能力、项目集成与优化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用出色的人才培养质量树立了一个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典范,也为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深化应用作出贡献。
强化目标引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OBE(成果导向教育)里的“成果”不是传统教育中的考试成绩,而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获得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成长。专业教师坚持此原则,理清什么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要获得的学习成果,并深入相关高校和企业开展调研,与同行共同研讨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应用价值、BIM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BIM技术的发展前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BIM课程学习成果和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本专业核心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工程建设领域利用BIM技术进行项目建模、模型应用、初级项目管理与优化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创造支撑条件:夯实人才培养之基
OBE(成果导向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审视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BIM技术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践技能。学校通过开展项目服务与工程实践等各种形式,打造了一支具有“两知识、五能力”的专业BIM技术教师团队。两知识,即房建、结构、施工、概预算、招投标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BIM基础理论知识。五能力,即:具备熟练操作若干BIM软件和应用BIM软件建立工程模型、模型集成及维护的能力;能够应用BIM5D平台进行项目集成与综合管理的能力;在工程建设相关企业,如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等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现场管理等工作三至五年以上,具备较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完成BIM技术相关课题研究与企业BIM技术服务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指导学生参加BIM专业竞赛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这些为学校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学校与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BIM与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实现了BIM建模、模型应用、BIM5D项目集成与优化、VR虚拟漫游、BIM培训与资格考试、BIM技术服务等,为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
重塑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以生为本,产出导向”的原则,建构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形成了“BIM基础知识+BIM专题实践+BIM综合创新实践”的三级递进式课程体系。“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与识图”“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结构”等主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推动了专业群系列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理实一体化实训体系,为BIM5D实训课程积累教学资源。BIM类课程教学,均实现以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可视化优点,教与学、讲与练都在三维立体可视化环境中呈现。并充分利用BIM三维模型库、微课教学视频、网络课程资源等,实现多种方式的混合式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
在考核评价方面,构建了“考核项目化、可视化、过程化”的改革模式,采用各种形式,创造各种机会,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加强产教融合:让人才培养更有质量
依托学校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BIM名师工作室,开展项目服务与BIM技术咨询,整合内外资源,打造由企业指导教师和院内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工程师”双师型教学团队。指导学生社团、创业工作坊开展项目服务,打造“产学研创就”一体化培养链条。BIM工作室已完成?哄彼柯饭?室帐踔行摹⒀映な?涂蒲兄行牡认钅康?IM应用与项目服务,指导学生在全国专业竞赛中获奖20余项,尤其是2019年在“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BIM算量”竞赛中,学校荣获一等奖。
由此,土建类专业群形成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教学与工程技术服务相结合,不仅教师专业课不再孤立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学生独立应用BIM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学校在OBE理念引导下,以BIM技术为驱动,推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手段更新、评价体制创新,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产业技术进步紧密结合,让学生拥有搏击未来、驰骋于社会的技术技能,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