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BIM培训 > 正文
BIM培训
BIM的应用领域2018-03-09 09:57:02
BIM,就是以建设领域为对象,基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智能化方法与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建设信息化。
这才是BIM的本质,也就是建设信息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IM这些都是对Little BIM的发展与延伸,但本质都是建设信息化。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本质。
至于本专栏后面的内容,我现在的安排是:第二篇是《关于本专栏的一些说明》;第三篇,准确的说是第三个话题,我打算写的是《BIM在业界——对比大陆、台湾、美国、英国》,这部分准备时间会比较久,也可能拆分成几篇来写,到时候视具体情况来定;第四个话题,打算的是《BIM在学界——让我们看看世界》,这部分同样,也可能会拆分开来写,到时候再说;第五个话题我还没想好,可能会根据大家的问答情况来决定。期间也可能不定期发表一些科技咨询或者科技文献之类。
我们先来聊聊B、I、M三个单词所代表的意义,再来聊聊BIM的含义。
B是building,国内直接的翻译是建筑。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翻译。Building所代表的不是建筑,而是土建类(或者称为建设领域),那什么叫土建类?引用百度百科的话,就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包括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涉外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技节能技术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建筑设计,水务工程,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景观学,风景园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
I是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虽然美国有种观点认为,I代表的是integration,也就是集成,但我更倾向于使用information。因为我觉得information更能代表BIM的本质。关于I,要分三部分来回答。第一部分是,到底什么才算是information呢?也就是I的含义。我认为这里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息(名词),也就是建设领域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二是信息化(动词),也就是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都讲会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信息好理解,比如说梁的参数、项目的进度、项目的说明之类的,都是建设领域的信息;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信息化技术及手段,来实现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及智能化。第二部分是,I的范围。I的范围是基于建设项目(注意是建设项目,不是单体建筑,而是整个建设领域)全生命周期(从概念产生到项目报废)的信息化过程。具体的应用(根据国内的项目阶段对上图的阶段做了些整合)就是:项目概念阶段:项目选址模拟分析、可视化展示等等;勘察测绘阶段:地形测绘与可视化模拟、地质参数化分析与法案设计等等;项目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线规划、管线优化、结构分析、风向分析、环境分析等等;招标投标阶段:造价分析、绿色节能、方案展示、漫游模拟等等;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安全、进度控制、实时反馈、工程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场地布局规划、建筑垃圾处理等等;项目运营阶段:智能建筑设施、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云平台存储等等;项目维护阶段:3D点云、维修检测、清理修整、火灾逃生模拟等等;项目更新阶段:方案优化、结构分析、成品展示等等;项目拆除阶段:爆破模拟、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废弃运输处理等等。
M的英文是modeling,现在国内的翻译是模型,我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翻译的,因为model才是模型,modeling所表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模型。翻译成模型会给人很多误导,尤其是给不了解BIM的人。我个人倾向于翻译成“模拟”。国立台湾大学BIM研究中心主任谢尚贤教授建议将其翻译成“塑模”。但不管哪种翻译,都是为了表述这个过程。二是M这个词也代表了一种model,只不过这种model在这里指的不是模型,而是一种工作方式,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IPD模式。什么是IPD模式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始动工前,业主就召集设计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监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个BIM模型,这个模型其实是“类竣工模型”或者是“拟完成作品的模型”,大家会尽量根据这个模型去做实际建设,如果中间建设过程有变动再来进行模型的修改,到最后项目建好模型也随之修改好。但为什么是IPD而不是其他的?后续我会专门安排一篇文章来讲讲IPD的概念、流程、现状等等。本文重点讲的是BIM的本质,也就是Big BIM,这里不多做叙述。三是M也表示my-life。为什么说my-life?因为有了BIM,所以交通设计会更加合理,古建筑会更好的保护,结构会更加的安全,城市规划也会更加完善。所以M代表的是BIM的力度。BIM终将改变整个行业,乃至改变我们的生活。